雲端電動車+雲端充電站

雲端電動車+雲端充電站
五年內台灣將超過一千萬台電動車,充電十分鐘的等待時間,帶來百億邊際效費效益!!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udn焦點要聞: 大佃農:政策三年一變 哪敢再投資?

udn焦點要聞
udn焦點要聞:提供當天最重大的社會、政治議題,導引網友了解議題的重點,輕輕鬆鬆掌握熱門時事,洞悉局勢變化,就是這麼容易。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大佃農:政策三年一變 哪敢再投資?
Dec 30th 2012, 18:32

農委會希望休耕補助減半能活化農地,讓休耕地釋出,三年前加入「小地主大佃農」大量租地的農友,這次已不敢再貿然跟進,「誰曉得政策又會變成什麼樣!」

「小地主大佃農」鼓勵返鄉務農,但政策一變再變,讓許多配合政策的大佃農,對即將上路的補助新制不敢再抱希望。
記者張裕珍/攝影
「政策大轉彎,已經回不去了…」後龍鎮農民解文斌家族世代務農,專科畢業後回來種田,但農地僅一甲多,收入不夠養家餬口,只好一邊下田一邊做工,有時當鐵工,有時當雜工幫忙邊坡植草。

二○一○年農委會為活化休耕地,推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解文斌以為是個契機,「搞個十年沒問題」,打算階段性擴充,向附近地主租地再貸款近百萬,添購三輛插秧、噴藥和曳引機,還有多種二手小型農機具。

「沒想到才三年政策就轉彎」,解文斌臉上全是無奈,表示自己學農出身,從小就認定「農業是長期投資」,沒想到政策三年一變,已經讓他不敢再投資。

解文斌說,務農勞力性高,利潤低,如果政策不確定性變高,真的很難做,「現在只想要政策穩定持久,就算利潤低,還是能以大面積耕作來克服。」

頭份鎮大佃農林昌煌,兩年前辭去科技廠月薪近七萬的工作,與堂兄承租近十甲農地,他表示「休耕政策是小地主大佃農最大的絆腳石」,對大佃農來說,取得的耕作面積越大收入才會越多,高額的休耕補助,阻止農民出租意願。

林昌煌強調,農業政策最大問題就是「朝令夕改」,永遠摸不透農委會下一步的是什麼,讓原本就「靠天吃飯」的農民更徬徨。

※延伸閱讀》
管地不管人 休耕補助肥了誰
逼「休耕老虎」交地 農地回復農用
學者觀點/設「排富條款」治本

「小地主大佃農」鼓勵返鄉務農,但政策一變再變,讓許多配合政策的大佃農,對即將上路的補助新制不敢再抱希望。 / 記者張裕珍/攝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