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彰化縣衛生局今天清晨到泰山田中廠,從原裝進口油桶中抽取葡萄籽油。 圖/衛生局提供 |
衛福部昨烏龍公布37件標示不實油品,過程漏洞百出,令人起疑。新北衛生局表示早在28日起陸續收到衛福部食藥署質疑脂肪酸可疑名單,新北6家業者30日前已稽查完畢,並再次抽送原油給食藥署,目前待報告出爐。至於衛福部為何昨晚公布37件標示不實油品名單,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林冠蓁表示,不曉得衛福部為何要公布,地方衛生單位早已陸續收到通知並完成稽查。
依據新北市衛生局的說法,衛福部從28日起就陸續通知地方相關單位,且通知內容並無如昨天公布的公文內容有「烏龍」,那為何同樣一份通知地方的公文,昨天衛福部公布的就發生錯誤?更奇怪的是,前天開始通知地方衛生單位查核的都是知名度不高的廠商,都未發生錯誤,但昨天所謂的烏龍名單,卻包含知名大廠在內?
衛福部昨公布全台37件疑標示不實油品名單,其中有13件分別隸屬新北6家業者,為富味鄉、建豐、醇芳、辰邦、鎧逸、淡水永吉油行,其中富味鄉自行坦承添加棉籽油,已依標示不實開罰。另外5家的檢驗結果,食藥署從28日起陸續透過電子郵件通知,被質疑脂肪酸比例不符。林冠蓁表示,28 日稽查鎧逸、醇芳;29日建豐;30日淡水永吉、辰邦,查廠未發現製作過程有疑慮,可能是生產管線時遭汙染。
目前衛生局已將未經過管線的原油送回食藥署檢驗,若原油也有脂肪酸比例不符問題,才會依標示不實開罰,並要求立即下架。
在高雄方面,高雄市衛生局食品衛生科技正謝秀琪說,三家工廠的油品都標示百分百純正,但衛福部檢驗發現脂肪酸比例不完全符合,除可能摻混別種油,也有可能是業者將不同產地的油品混合才導致比例不符,須請業者出示相關資料,再回報衛福部進行最後確認。
針對地方衛生單位配合中央指示稽查工廠遭遇困難,高雄市衛生局局長何啟功說,自油品事件爆發以來,高雄市業者目前配合度良好,尤其高雄市剛在29日成立「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及取締小組」,由衛生局、經發局、教育局、農業局、海洋局、環保局、財政局及消保官等跨局處聯合稽查;若業者不願配合,不一定要報請地檢署偵辦,「請稅捐處官員陪同前往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