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電動車+雲端充電站

雲端電動車+雲端充電站
五年內台灣將超過一千萬台電動車,充電十分鐘的等待時間,帶來百億邊際效費效益!!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蘋果日報>>頭條: 6口家 電費估月增610元

<<蘋果日報>>頭條
<<蘋果日報>>頭條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6口家 電費估月增610元
Sep 29th 2013, 20:04

到處都漲
電價漲、物價漲,經濟學者憂心恐引發消費緊縮、影響經濟成長。圖為將漲價飲料業者。余志偉攝

【王玉樹、張勵德╱台北報導】繼去年6月調漲電價後,明起電價將再度調漲,民眾每月住宅用電超過500度以上部分,每度電將漲0.47元到1.08元不等,以一家6口家庭為例,每月電價將增610元,民眾大罵:「叫老百姓怎麼生活!」經濟學者則憂心電價調漲恐排擠其他消費支出,最後導致消費緊縮影響經濟成長。



電價漲得兇,民眾更換省電燈具節電。葉志明攝

明天起各類電價將再度調漲,民眾每月住宅用電500度以下不受影響,500度以上部分則都變貴,其中每月用電500度到700度每度漲0.47元,701度到1000度每度漲0.53元,這次也新增1001度以上高用量級距,民眾用電超過1001度部分,漲0.78元到1.08元。明天起,每月用電達700度,將比未調漲前電費多94元,用電達1000度,則多出253元。



胡漢發(左三)一家6口,夏天每月電費約6千元,現又要漲,他大嘆無奈。趙元彬攝

難省電只好減開支

以新北市民眾胡漢發為例,一家6口三代同堂,家中客廳與房間共安裝5台冷氣,夏天晚上睡覺幾乎都要全開,加上洗澡用的是電熱水器,每逢周末全家人也幾乎都宅在家,有的打電動有的玩電腦,今年7、8月就用電2660度,電費1萬2346元、平均每月6173元;明起電價調漲,相同度數每月將貴610元。
胡漢發無奈說:「壓力很大!叫老百姓怎麼生活!」現在不只電價漲,油價、瓦斯等基本生活費用也都一直漲,他本人靠退休存款過活,做裝潢師傅的兒子薪水卻沒漲,生活壓力真的增加,也不可能叫年輕人不要用電腦,只好盡量節省其他開支。



高鐵票價下周二起調漲,漲幅最高9.6%。方萬民攝

病友需冷氣吃不消

家住台南的丁珮玲非夏月期間每月用電500多度,雖然電費僅小額增加,但她仍不滿的說:「政府只搞內鬥都不管民生,遭殃的是百姓。」
27歲琇婷一家有3口都是重度乾癬患者,由於皮膚散熱功能不佳,每到夏天或是季節變化時,全身就會長出膿泡、發癢,有時候動手抓癢,常把自己弄到全身流血,唯一能舒緩症狀的方法,就是在天熱時吹冷氣降溫,並抹上保濕性極高的乳液。
但琇婷一家人從事清潔及打零工,月收入僅約4萬元,扣除房租後所剩無幾,電價一年比一年貴,一家人根本不可能在家用冷氣紓緩病情。
琇婷說:「很難受時只能去沖冷水澡降溫,或是到大賣場吹免費冷氣。」
關懷魚鱗癬症協會理事長陳麗琴的兒子是水泡型魚鱗癬症患者,每到夏天須24小時吹冷氣降溫,才能避免症狀惡化。她說今夏收到2萬多元電費已經嚇了一跳。「政府應看到病友們的痛苦,漲價應排除弱勢。」



胡漢發一家電費影響

經濟成長恐受影響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社福機構中。以陽光基金會的重建中心為例,由於服務的燒燙傷友排汗功能不佳,一年四季中心都要靠空調協助病友們降溫,單是今年1到6月的電費就14萬6000多元,讓基金會大嘆入不敷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認為,明起電價調漲後,一定會排擠到其他消費支出,導致消費緊縮影響經濟成長。



北市YouBike明起採累進費率,騎越久越貴。資料照片

高鐵票價調漲資訊

◎實施日期:10/8起
◎整體漲幅:7.1~9.6%
◎票價舉例:
.台北─台中單程由700元調高至765元
.台北─左營單程由1490元調高至1630元
◎優惠方案:
.早鳥優惠票數量倍增,每周逾85%班次提供
.每周432班次提供6.5折優惠
.指定離峰班次在8~28天前預購,標準車廂對號座全票6.5折
.新增60~64歲旅客特定時段票價7.5折
.增加大學生優惠車次,可享5折或7折票價
◎查詢管道:www.thsrc.com.tw
註:優惠方案自10/8至明年3/31
資料來源:台灣高鐵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