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電動車+雲端充電站

雲端電動車+雲端充電站
五年內台灣將超過一千萬台電動車,充電十分鐘的等待時間,帶來百億邊際效費效益!!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udn焦點要聞: 新農民:租地易 擴大規模才有競爭力

udn焦點要聞
udn焦點要聞:提供當天最重大的社會、政治議題,導引網友了解議題的重點,輕輕鬆鬆掌握熱門時事,洞悉局勢變化,就是這麼容易。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新農民:租地易 擴大規模才有競爭力
Dec 30th 2012, 18:32

人力老化的農村,因休耕補助減半瀰漫著不安,但新世代的農友則對新制活化農地,可能刺激農地釋出充滿期待,「日後想要擴大規模,不會再四處碰壁了吧?」

廿五歲綽號「小路」的新生代農友,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畢業,今年十月退伍後,受雇宜蘭一間碾米廠月薪三萬,與其他兩名雇工,一起照顧老闆廿公頃的有機稻作。

「誰說年輕人務農沒前途?」每天在田裡打滾,小路的臉上總是沾著泥巴,認為種稻也可以走出一條活路,因為同事中有人除幫老闆顧田,自己也種了三公頃稻作,扣除成本,四個半月淨賺廿五萬,讓他稱羨不已。

雇主與同事例子,讓小路也萌生租地種稻的念頭,詢問多名休耕地主卻租不到地,「他們寧願休耕領錢,也不願意出租。」因為每年九萬元補助比出租划算。

廿七歲的簡姓農民,退伍回就回宜蘭員山故鄉傳承家業,租來的農地只有五分地大小,「我一直想擴大到二甲」,去年他問遍附近休耕戶,沒人願意出租。

他和小路感慨,老一輩地主多半經歷過「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仍停留田地租人可能變成別人的舊觀念,加上休耕補助九萬,所以多半不願意租給陌生的年輕人,形成土地利用停滯的惡性循環。

「我支持休耕補助改革。」兩人看良田休耕,不事生產還能領補助,都搖頭「這很奇怪耶!」對新制釋出農地的效應充滿期待。

「那有那麼多年輕人回來種田?」許多老農心中都有這個疑惑,卅七歲「新農」江志堅樂觀看待,認為景氣差,「好農地大家都搶著租!」

江志堅原任食品工廠廠長,十年前回家鄉嘉義大林接手農田,這幾年加上租來的稻田,目前約種四、五公頃水稻,他說如果有好的農地釋出,會考慮再租更多田,並鼓勵其他離鄉遊子回來加入,擴大經營規模。

「農田規模愈大,才有競爭力!」嘉義新港鄉種稻達人楊宗耀,經營家族農田約六公頃,他說「十公頃是最理想的規模」,若有好農地釋出,他會考慮承租,不過他也承認,兒子並不願意接手農務。

(記者劉金清、陳信利、陳永順、黃煌權、謝恩得、柯永輝採訪)

※延伸閱讀》
管地不管人 休耕補助肥了誰
逼「休耕老虎」交地 農地回復農用
學者觀點/設「排富條款」治本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