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傳媒集團發布「事業單位重組公告」,宣布出售壹電視及終止壹網樂即時影音服務,並將裁員五百零四人;昨天下午消息傳出後,其他媒體守候在壹電視外。 記者曾學仁/攝影 |
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滿心想在台灣做電視媒體,實現他在香港未竟夢想,不過在台灣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聯合抵制下,最終只能憾恨賣出壹電視。外界都在問:黎智英接下來會不會賣出平面媒體,「港媒」完完全全退出台灣?
黎智英經營電視三年認賠收手,但標榜揭露真實、麻辣腥羶風格的平面媒體蘋果日報、壹週刊雖然有買家出價,「有錢的寡婦」目前沒有出售。處分賠錢的電子媒體,留下獲利平面業務,已經大幅降低壹傳媒在香港股市面對的股價下跌壓力,黎智英在台灣的傳播媒體產業勢力未必消退。
今年九月初壹傳媒突然公告「第三人洽購平面事業」,提前曝光的消息,讓各界把焦點放在壹傳媒的平面體上,其實黎智英的原則是「整包出售」,否則也是優先處理開門就賠錢的電子媒體事業。
業界盛傳,黎智英一開始就表明了「平面就要一百五十億元」,富邦開價九十五億元買平面,或是中信想以此價格整包買去,並不在黎的考量內。
而從電視的表現來看,為了拿到執照,黎智英為壹電視新聞台簽下許多條款,對新聞的報導角度和內容都多所限制,失去麻辣風格的壹電視新聞台,其實和現在一般的新聞台並無二致,無法吸引觀眾特地轉台觀賞,電視事業本身經營就不算成功,能夠找到買家,馬上斷尾、止血才是高招。
|
圖/聯合報提供 |
台灣業者通常捨不得「賣事業」,一看黎智英賣了電視台就認為是大挫敗,其實香港商人在商言商,捨得買也能毅然地賣。
黎智英的主要事業中,個人投資業務也始終保持高獲利狀況,他賣掉玉山銀行股票就獲利五十億,足以彌補電視的虧損,加上手中的土地與豪宅價格水漲船高,更凸顯他對台灣市場投資早、眼光準,台灣財團原本想趁黎智英電視失血,撿個便宜,現在不但讓他止血,還保有獲利核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