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預算中心檢討政府機關配住宿舍的管理經費過於低廉,但是預算中心卻沒有回頭檢討,立委不使用立委會館就可以領取津貼的陋習。立法院每個月付給沒有住宿會館的立委近兩萬元津貼,如果立委對於行政部門錙銖必較,為何對於自己的支出,從不能深刻自省。
立院開會期間的支出相當可觀。上個會期民進黨立委抗爭整夜霸占議場,冷氣與燈光都24小時全開,議事人員必須加班,相關支出全由立法院預算支應。立委很少檢討議事效率不彰所帶來的浪費與成本增加。
過去立法院有個怪現象,立委排隊抽籤,要抽大安會館房間,其實大多數立委都不想要抽中,因為沒有抽中,就可以領取立法院的房租補貼現金,而這些立委絕大多數在台北地區都有房舍。早年為資深立委興建中央新村曾經引起爭議,國會全面改選後,大安會館不敷使用,提供津貼方便立委租屋安頓,但是立委席次減半,加上從台灣省議會接收台北會館,住宿空間增加,再加上高鐵通車,南北已成一日生活圈,除了外離島、花東地區,大多數立委不需要天天住宿立法院。可是持續給付不住宿會館立委津貼,等於變相加薪,立法院如果檢討行政部門的浪費,實在也應該檢討自己是否也有些多餘的支出。
立法院檢討機關宿舍管理,是否符合使用者付費精神,果然讓人「有感」。政府機關過去因為待遇較低,配住職務宿舍。現在使用職務宿舍已是少數,且公務員待遇多年來大幅改善,配住職務宿舍雖非個人私產,但幾乎免費入住,管理費低於市場行情,並由政府維護,這樣的待遇,不論有屋無屋的平民百姓,全都豔羨不已。即使沒有相對剝奪感,恐怕容易衍生誤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