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漢光演習實兵不實彈引起爭議,國防部六月七日將對外公開於恆春三軍聯訓基地所實施的聯勇操演,根據官方公布的射擊通報,這次操演實彈射擊的武器琳瑯滿目,從步槍到飛彈都有,其中拖式與標槍反裝甲飛彈是唯二的精準武器。
最近四年軍方實彈射擊數量增加,根據統計,二○○八年一百五十餘枚實彈、二○○九年一百餘枚、二○一○年五百餘枚、二○一一年六百餘枚,今年規劃四百七十餘枚。
軍方表示,二○一○與二○一一年的射擊量特別多,主因是消耗即將過期的基本型拖式飛彈。
軍方說,今年參加聯勇操演的部隊包括陸軍裝甲五八四旅、機步二百旅、航空六○一旅、聯勤地區指揮部、空軍四○一、四二七、四四三、四五五聯隊與海軍陸戰隊。
曾任陸軍總司令的立委陳鎮湘表示,部隊打精準飛彈,通常都會選擇即將過期的彈藥,主要是讓射手體驗打實彈的場景,也可節省報廢彈藥的處理費用,但也會因為彈藥老舊而導致打靶精準度下降;如果要準,拿新飛彈來打最保險,但這就會減少武器的戰備存量。
他說,國人應有正確的體認,打實彈是要讓部隊習慣戰場,精準度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老舊飛彈先天已經不足的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